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资讯 >> 内容

推进植保大数据建设,提高重大病虫害监控能力——全国农技中心与中科院智能所等单位启动植保大数据研发工作

时间:2018/10/10 16:44:01 点击:348

0

  本网讯  10月10日,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感知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北京举办植保大数据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正式启动大数据技术在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中的研发与应用工作。今后,三方将通过在重大项目联合申报、核心产品研发、通用平台构建、行业标准制定和技术集成示范等方面加强合作,切实推动大数据技术在植保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将大数据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技生产力。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刘天金、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所长王儒敬、中科感知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总经理张炜代表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全国农技中心党委书记魏启文主持了签约仪式。

  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刘天金指出:大数据已被确定为国家重大战略。建设植保大数据既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提高重大病虫害监控能力的现实需要。去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耕作制度演变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面临新的挑战。一是病虫重发多发频发。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两迁”害虫、黏虫等流行性、迁飞性病虫害重发频率提高,病虫害监测压力增大。二是测报技术人员减少。基层植保机构人手减少、青黄不接、力量薄弱,普遍存在测报工作“将来谁来干”的问题。三是监测手段落后。当前,我国农作物病虫监测仍以人工为主,传统的“眼观手查、盘拍棍赶”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强度大、监测效率低、标准不统一,影响监测准确性。建设植保大数据,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监测预警、智能预测、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提高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服务能力。

  刘天金强调,建设植保大数据就是要紧紧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和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治理需求为导向,综合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通过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整合升级现有的中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全国农业植物检疫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国蝗虫防控信息系统和农药需求预测调查系统,打通信息壁垒,建设植保数据中心、信息采集系统、分析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形成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植保大数据共享平台,构建全国植保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形成植保领域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通过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的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提高对病虫害发生的感知、预测、防控能力,推动植物保护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实现植物保护政府决策科学化、防控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要通过加强合作,解决关键技术,研发实用产品,促进大数据技术推广应用,让更多的大数据产品在植保领域开花结果,切实提高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能力,让手机植保、手机种田不再是梦。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所长王儒敬指出,建设植保大数据,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特别是植保中的应用是落实国家相关战略的重要手段,更是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具体措施。建设植保大数据,发挥大数据驱动农业生产向精准化、智能化转变,是农业变革核心驱动力。植物保护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大势将至,未来已来!

  签约仪式后,还举办了大数据应用技术报告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王儒敬、谢成军等专家分别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植保中的应用和智慧植保平台建设思路及进展为题,报告了大数据基本原理、方法、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以及植保大数据建设的内容、思路和工作进展。全国农技中心各个处室的技术人员参加了相关活动。

  (农业农村部网站  唐泓莉摄)

0
作者: 来源: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中心
相关文章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刊登广告 | 在线举报 | 投诉建议 | 合作加盟 | 联系我们
  • 中国农业市场网(nacc.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993号